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幹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着重大的曆史意義。為紀念“一二·九”運動,發揚民族文化,回顧曆史,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提高我院學生身體、心理素質,展現當代大學生奮發激昂的精神風貌,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0級碩士各班積極響應學校号召,由團總支、班委牽頭,設計、舉行了形式多樣的“回眸奮鬥史,峥嵘自少年”主題教育活動。活動旨在引導青年學生熱愛祖國、關注社會,呼籲青年應始終關心祖國的前途命運,積極投身于社會的運動。
為幫助學生了解曆史記住曆史,鼓勵青年學生擔負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責任,碩士20級化學1班的團支書提前一個星期收集資料,在活動當天由班長組織同學按時到達集合點。活動在嶽麓山風景區愛晚亭進行,并且進行了适當的曆史講解,以便更生動地開展活動。愛晚亭的曆史和文化的講解可以讓同學們從更加深入學習愛晚亭的文化底蘊,也更好地明确黨員團員的使命、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更好地把握時代的方針,建設良好的學風,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而因時間問題無法參與線下集體活動的同學,支部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鼓勵大家對共産黨百年曆史進行學習,通過讀《黨史》或者觀看紅色電影對團日活動主題進行自主學習和理解,并撰寫相關心得體會。

本次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基本全體團員參觀了嶽麓山愛晚亭景區,愛晚亭,位于湖南省嶽麓山下清風峽中,亭坐西向東,三面環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為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原名紅葉亭,後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唐代詩人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山行》)的詩句,改名愛晚亭。愛晚亭是革命活動勝地,毛澤東青年時代,在第一師範求學,常與羅學瓒、張昆弟等人一起到嶽麓書院,與蔡和森聚會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探求真理。
該亭抗日戰争時期被毀,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是由當時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長李達專函請毛澤東主席所書手迹而制。亭内立碑,上刻毛澤東主席手書《沁園春•長沙》詩句,筆走龍蛇,雄渾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該亭三面環山,東向開闊,有平縱橫十餘丈,紫翠菁蔥,流泉不斷。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楓林,深秋時紅葉滿山。

20級碩士2班前往圖書館學習研讨空間,以觀以“九·一八”運動至“一二·九”運動這一曆史時期為背景的主題電影《青春之歌》為主,以了解國家公祭日為輔,幫助團支部成員了解曆史、牢記曆史,鼓勵成員們熱愛祖國、關注社會,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之中。

《青春之歌》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描繪了主人公林道靜如何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産階級革命戰士的過程。影片中具有無限愛國熱情的學生為了挽救國家、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抛頭顱、灑熱血,真實、生動地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這些革命先輩就是“中國的脊梁”。南京大屠殺則是一段更為沉重的曆史,公祭日讓我們永遠悼念逝去的同胞,永遠思索曆史的重量,巍巍山河重,吾輩當自強!
毛主席曾經高度評價一二九運動,說它是偉大抗日戰争的準備。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要銘記曆史。因此,化學三班一起在東方紅廣場毛主席石像下,更深切地了解與學習了一二九運動及其精神。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動員全民族抗戰的運動,它準備了抗戰的思想,準備了抗戰的人心,準備了抗戰的幹部”。黨給學生運動指明了方向。它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内和平和對日抗戰。通過對一二九運動曆史的學習與回顧,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同學間能進行更好的交流與溝通,提高集體的凝聚力,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作用,使團組織的積極性與團員的積極性統一起來,切實提高團員的自覺性和能動性。之後,同學們在此次團日活動中紛紛發表了對一二九運動的看法,趙博偉同學表示:“要永遠銘記12月9日這個神聖而偉大的日子,勿忘國恥!永遠不忘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曆史,永遠記住“落後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訓。”同學們也認識到:要珍惜在校學習機會,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青年。

“雖然一二九運動已離我們多年之久,但那頁曆史的字裡行間卻不停地敲擊着我們的内心,提醒着我們不忘國恥,維護祖國的尊嚴。八十多年前,先輩們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們做到了。今天,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我們作為新世紀大學生,要深刻理解一二九精神的真谛,明确曆史使命,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無愧于時代和學校的貢獻。我們要把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同建設祖國、振興中華、服務人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甘于貢獻,銳意進取,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團員吳淑軍同學在活動後的心得體會中這樣寫到。
化工五班開展了主題團日線上活動。全班同學展開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論。首先,主持人引出團日活動的主題,活動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的宗旨是深刻認識到在七十九年前的十二月,一群血氣方剛,熱血沸騰的青年喊出了“停止内戰,一緻對外”的呼聲,那金戈鐵馬的呼聲震蕩了整個山河,他們的激情在空中回蕩的曆史。要青年學生思考“一二·九” 運動的當代意義,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幫助學生了解曆史、記住曆史,鼓勵青年學生擔負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責任,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宗旨。

作為一名研究生團員,應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以民為本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永遠和人民血脈相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堅信,中國文化将為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和加強全球治理提供重要的中國方案,為世界各國人民謀和平求發展奉獻有益的中國智慧,在推動世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做出獨特的中國貢獻。

“一二九”運動是一次體現廣大熱血青年心系祖國和人民,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回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為了讓團支部成員更好地了解此次偉大的愛國運動,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化學四班團支部在騰訊會議室線上開展“回眸奮鬥史,峥嵘自少年”主題團日活動。
活動伊始,班級團支書首先為大家介紹了此次活動的具體内容,發表了幾分鐘的演講,帶動現場的氣氛,讓同學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接着是大家共同觀看了影片《董存瑞》。看完電影時,大家心中感慨萬千,然後講述自己的感觸。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我的生命,為戰鬥奉獻出寶貴的生命。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們。班級同學孟星宇表示,我們青年學生要學習革命先烈們的奮鬥精神,在新時代中擔負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責任,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2020級材料與化工6班團支部于本月以支部代表為單位,以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的形式開展了“回眸奮鬥史,峥嵘自少年”的團日活動。團員代表先在毛澤東廣場向毛澤東銅像敬獻花籃,随後參觀了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和毛澤東故居,對毛澤東簡樸的生活态度印象深刻。

通過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團員們認識到,“了解曆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曆史才能走得遠”。憶往昔,百年曆史峥嵘歲月;展未來,民族複興指日可待,幸逢盛世,當不負盛世。青年是民族發展的未來與希望,總書記多次寄予重托。作為青年一代,應勇于擔當,不負時代使命,以“扶搖直上九萬裡”的拼搏之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之性,以“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之心,磨練頑強意識、練就優秀品格,以所學奉獻祖國,報效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複興的新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續寫新的輝煌。

12月20日晚,随着最後一份團日活動的心得體會的上交,本次主題團日活動宣告圓滿完成。
本次2003网站太阳集团碩士2020級各班通過開展“回眸奮鬥史,峥嵘自少年”主題活動,進一步認識到中國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高舉社會主義旗幟,曆經曲折,戰勝艱險,成功地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國家興旺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别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和平和發展的時代潮流席卷全球、勢不可擋。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長期在世界上科技領先、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學總結曆史文化遺産,把那些真正體現中華民族禀賦、特點、精神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下來,并根據新的時代條件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加以發揚光大。
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不斷發展的這天,我們說沒有共産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應對滾滾前行的曆史車輪,同學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共産黨就不會有未來屹立于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尊重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來,隻有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