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之探尋大衆心裡的藍印花布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7-07-11 浏覽量:次
2003网站太阳集团“幾度藍印花布夢”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在7月6日至7月10日期間設計,分發并總結了“藍印花布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調查問卷。
截止至7月10日下午五點,團隊共發放問卷140份,收回有效問卷138份。問卷設置主題與藍印花布緊密相關,被調查者各年齡段分布基本均勻,調查地主要為江蘇南通以及浙江嘉興,總體數據調查結果可信可靠。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知道藍印花布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且其中主動了解過該項傳統手工藝人數很少。藍印花布相關文化的主要傳播途徑依靠網絡媒體和報紙雜志等大衆傳媒,而通過長輩提及、商場專賣店等傳統途徑了解到藍印花布的市民僅占1/5。由于藍印花布主要生産地目前僅有南通及烏鎮兩處,市場較小,大衆了解度偏低,82.67%的被調查者表示未購買過藍印花布工藝品。
對于藍印花布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努力方向方面,數據顯示,美觀度及實用度是被調查者認為的主要改善方向。66.67%的被調查者認為,藍印花布是一項重要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非常寶貴,需要大家積極繼承與發展這項傳統手工工藝,擴大大衆對于藍印花布的了解度。但也有一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國家經濟格局下,市場起到了重要的資源配置的作用,我們應順其自然發展。還有極小部分被調查者認為與其自身并沒有太大關系,對其關心度很小。在保護措施方面,可以采取打造藍印花布的特色文化品牌、促進藍印花布産業化發展、開展文藝演出進行表演宣傳、博物館的相關宣傳保護、政府出台相關的政策扶持等。在現代化機械生産普遍的情況下,尋找合适的傳統手工藝繼承人這個問題也迫在眉睫。被調查者們建議可以創造機會讓新時代青年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發展的真實情況,增加相應文藝演出以及文化宣傳,或者通過政府出資培養繼承人。在創新發展方面,産業化發展要與時代相結合,可以适當增加現代化元素,例如卡通人物可以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增加國畫元素可以有更多的花式吸引眼球等等。
總之,在此次調查中實踐團隊了解了藍印花布的市場需求、現狀以及未來努力方向。這對此次調研産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藍印花布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發和思考。
文/包雨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