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 青春風采 >> 正文

沈小濤 :感動過後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0-11-12  浏覽量:

2003网站太阳集团 沈小濤 93歲的他慢慢地走了,無數活着的人在口口相傳中記住他——白芳禮老人。

這位平凡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後旅程蹬三輪車支教19年,捐款35萬,資助了近300名貧困學生,而他的私人财産為零。這位偉大的老人,74歲向大、中、小貧困學生捐款35萬元,有人計算過,如果按每蹬一公裡三輪車收5角錢,那麼老人奉獻的是相當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老人用三輪車馱起一座永遠的豐碑,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老人用一種大愛感動了全中國。

“有的人活着,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這句話很好的诠釋了什麼是人生的價值和寬度。老人安詳的走了,然而老人的愛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留在這個世界上。老人的愛從那三輪車薄薄的鐵皮層湧出來的;是從那小小的三輪車轱辘裡流淌出來的。那三輪車走過的痕迹不是一條普通的曲線,而是一條充滿愛的曲線,那曲線記載着老人大愛背後的艱辛和執着,在三輪車走過的每一個角落都烙上了愛的痕迹。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這是艾青對國家的愛。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老人的愛無言和深沉,這是我對老人的愛和尊敬。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精神抖擻;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感動、力量、精神就是白芳禮老人那無言的愛、深沉的愛。

每個時代都賦予我們不一樣的感動。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這些都是中國人的脊梁,就是因為這些脊梁的存在才讓我們淚流滿面,讓我們精神抖擻,讓我們有一種去追求“正義、愛心、良知”的力量,然而時代不僅僅是賦予我們淚流滿面的感動。如果我們隻停留在感動,那麼時代隻能在感動中失去白芳禮老人這種精神的力量,那麼我們隻能在被蓋有感動二字的世界中生活,也不能真正的在這種精神力量—無言的愛、深沉的愛中感受社會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輝。我們需要的不是感動過後的淚流滿面,而是需要感動過後不斷追求“正義、愛心、良知”的行動。作為新世紀的熱血大學生更應該有義務和責任去發揚這種精神力量。

99年《南方周末》這樣寫道:“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老人的愛無言、深沉。當我們把老人給我們感動化作行動,我堅信有一天世界的報刊都會這樣寫道:“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愛的深沉”。

“有些人活着,他卻死了;有些人死了,他卻活着。”讓我們去愛,讓愛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因為愛永遠活在别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