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曾德文教授獲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盟Fanzosini獎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06-12-30 浏覽量:次
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盟(IUPAC)主辦的Chemistry International雜志報道,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曾德文日前獲得了該聯盟溶解度平衡數據委員會頒發的Franzosini 獎,該獎旨在表彰他在IUPAC溶解度數據項目中的貢獻。曾德文因提出了通過評判飽和溶液的蒸汽壓和溶解度數據的熱力學一緻性來評估和預測一系列溶解度實驗數據的可靠性的新方法而獲此殊榮。據悉,該獎每年授予1人,曾德文是該獎1988年設立以來第一位亞洲獲獎者。
曾德文1999年赴德國佛萊貝格礦業大學無機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在近5年時間裡,他先後完成了德國國家研究基金(DFG)、德國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資助的多項科研課題,在儲能材料的相圖預測設計、具有強相互作用的複雜熔鹽水合物熔體的結構表征和性質預測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他首次對17個多元鹽—水體系相圖進行了熱力學計算,預測到新型相變儲能材料50餘種,其中絕大部分已被佛萊貝格礦業大學、德國麥克公司和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等研究者驗證。他所開發的化學反應熱力學模型能夠不經多元參數的拟合而直接準确地預測多元複雜氯化物體系的溶液結構、組分活度和相平衡等性質,逐步實現了人們對複雜氯化物—水體系結構和相平衡性質從定性描述向定量預測轉變的夢想。
目前,曾德文領導的無機溶液與材料化學課題組正利用其在電解質溶液熱力學模型預測材料相圖方面的優勢,結合我國資源優勢和能源緊缺的現狀,積極開展室溫相變儲能材料的理論設計和實驗驗證工作。據介紹,他們通過理論預測初步開發出的室溫相變儲能材料,能從16攝氏度以上的空氣中自動吸收能量保存,并在15攝氏度左右的氣候條件下把儲存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由于該材料能從室溫熱源中吸收熱量保存,并且在儲能過程中不消耗其他任何人工能源,過程環保、安靜,因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