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要聞

綜合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要聞 >> 正文

蔡雙蓮:把化學實驗室課“搬”上網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22-09-20  浏覽量:

人物名片:蔡雙蓮,2003网站太阳集团助理教授,創建中國大學MOOC網唯一一門有機實驗課程《基礎化學實驗》,并于2020年獲評國家一流線上課程。獲評2021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我心目中最敬愛的老師”。

1BAC5

2003网站太阳集团助理教授蔡雙蓮。

2022年春季學期第一周,學期内的《有機化學實驗》還未開課,蔡雙蓮撕下實驗室門上的封條,走進了幹淨整潔的化學試驗室。

“現在看着比較冷清,開課後可能就有各種味道混在一起了。”因為主管有機實驗,很多有機物的合成氣味較大,蔡雙蓮在嘗試信息化教學之前,就已經在原料用量上進行了研究。現在的實驗采用的方案,就是當初蔡雙蓮提出的“微量/半微量”試驗方法,這樣在達到實驗目的的同時,既減少氣味刺鼻,也節省了原料。

14602

蔡雙蓮在實驗室。

今年是蔡雙蓮任教的第17年,作為實驗教學的老師,她不拘泥于照本宣科,總是善于抓小問題,進而思考如何改變現狀。和實驗用量的改變一樣,将信息化引入實驗室,是蔡雙蓮在積累無數小問題,嘗試多種解決方案後,尋找到的最優解。

細節決定成敗,實驗室中更是如此,所有操作需要嚴格把控,偶有失誤都會與結果南轅北轍。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蔡雙蓮發現,因為實驗基礎的不同,有時實驗的現場演示耗費時間過長,很多細節也兼顧不到。從2015年開始,蔡雙蓮開啟了實驗信息化的嘗試。她将實驗的操作過程親自錄制,在每一步驟處标注出操作細節,并把問題融合在實驗步驟内,學生在實踐操作前學習視頻,通過多問幾個“為什麼”,更好地掌握實驗要素。

這種方式給學生們在實驗中留出更多的時間,也提高了實驗的容錯率。從最初的實驗動畫嘗試,到後續的真人操作視頻,蔡雙蓮在自我摸索中逐漸探索出一條适合實驗教學的道路,她創建了中國大學MOOC網唯一一門有機實驗課程《基礎化學實驗》,并于2020年獲評國家一流線上課程。

1295F

蔡雙蓮在辦公室備課。

對蔡雙蓮來說,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輔助實驗課更好開展的手段。她在本院學生身上實驗成功後,也推廣給了更多需要的學生。“我希望通過這些課程,可以真正激發出學生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希望他們能找到自己熱愛和擅長的方向,打好實驗基礎,為未來的科研做鋪墊。”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驗競賽選拔人選的特殊規則,讓蔡雙蓮更加注重日常教學。因為競賽和課程教授的時間差,蔡雙蓮往往會提前進行準備,關注參賽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心理情況,在備賽期間,及時的鼓勵和專業的指導給予了學生們鼓舞。

蔡雙蓮現在依然會在每天晚上11點前打開學習通APP,查看有沒有同學的問題留言或是實驗感受交流。面對問題蔡雙蓮也不會拖延,在APP上及時回複後,有些共性問題或者比較罕見的個性問題,也會整理好發在班級群内。她偶爾也會自嘲“啰嗦”,但在同學們眼中,耐心、專業、嚴格才是她的代名詞。

“天然産物的結構修飾”是蔡雙蓮的研究課題,從生物專業轉向有機化學,一直都是她的興趣所在。“天然産物是很曼妙的,因為未知,所以又無限的可能等着我們去發現、創造。”

善于發現,攻于思考,以發現細節問題為先,以創新和傳承為目的,蔡雙蓮還在有機實驗室中繼續實踐探索。

來源:融媒體中心

實習記者:葉雯晨

實習編輯:曹嬌

責任編輯:文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