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師生暑期深入實踐,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通訊員:蔣曉潔 發布時間:2024-08-29 浏覽量:次
2024年7月19日至8月20日,化學與化工學院的6支團隊,共計69名師生,利用暑期時間深入湖南常德的桃源縣、醴陵市的沩山鎮、邵陽的隆回縣,湖北的恩施宣恩縣,以及江蘇南通的崇州區等地,覆蓋20多個鄉鎮,開展了一系列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




在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中,師生們圍繞重金屬地區水質污染和淨化問題、鄉村空心化問題等現實問題開展調研。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與當地居民進行深入交流,了解鄉村面臨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同時運用專業知識,為當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新”“化”麓放,細水常留團隊調研重點區域水資源污染現象


“出水扶融”團隊探索“非遺+”鄉村振興創新模式


青“化”凝韻團隊調研新還原劑改善藍染制造工藝


“釉”遇沩山,瓷韻鄉興團隊


“興鄉往之·耕夢羅川”團隊調研高羅鎮服裝廠
此外,團隊成員還緻力于傳承和發揚豆腐制作、瓷器工藝、藍染技術、民俗服飾制作、白柚與茶葉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地方特色文化。他們通過舉辦工作坊、展覽和講座等形式,不僅讓當地居民更加了解和珍視自己的文化遺産,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來。


“科普振興,灌壤築夢”守望鄉村·築夢青春隊開展趣味科普教育
為了促進鄉村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團隊還為鄉村的青少年舉辦了科普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也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心理素質,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支持。
在實踐活動中,師生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鄉村發展提供建議,助力鄉村振興。他們的努力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也展現了青年一代在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和責任擔當。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師生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也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行動是青年一代積極參與國家發展、服務社會的生動體現,也是對青年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最好诠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