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基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基地 >> 網上黨校 >> 正文

網上黨校自學課程具體内容(二)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08-10-27  浏覽量:

1、為什麼說中國共産黨能夠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黨所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利益,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緻的。工人階級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理想,就是消滅生産資料的私人占有制,消滅剝削制度,實現共産主義。這一曆史進程,既是工人階級自身解放的過程,也是一切勞動群衆解放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在講到工人階級解放的條件時指出,工人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和壓迫、解放全人類,就不能最後解放自己。所以,工人階級所代表的社會利益,也就是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這種根本利益的一緻,決定了工人階級的運動必然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産黨作為領導這個運動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就是為謀求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而存在和活動的,它沒有也不能有自己的私利。

第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鮮明地昭示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毛澤東同志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衆,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緻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這段話,深刻地闡明了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指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衆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人民群衆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别。

第三,在我們國家裡,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夠忠實地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國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在舊社會也是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由于他們的生産經營方式分散、落後,他們是随着大工業生産的發展日益分化的,因而沒有自己獨立的政黨,提不出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張。同樣,中國城市小資産階級也提不出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張。民族資産階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要求的一面,但他們又有剝削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一面;也不可能代表廣大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唯有最富于革命的徹底性和組織紀律性的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産黨,才能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進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工人階級已經成為我國的領導階級,廣大農民仍是它的鞏固的同盟者,知識分子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後,原階級的成員絕大多數已經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種狀況表明,能夠忠實代表工人階級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仍然是中國共産黨。

第四,我們黨的曆史也證明中國共産黨能夠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反動階級統治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曆史。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成千上萬的共産黨員甘冒槍林彈雨,不惜流血犧牲,前仆後繼,轉戰南北,馳騁沙場,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據統計,全國有名可查的烈士有370餘萬人,僅在北伐戰争、土地革命戰争和抗日戰争時期,在戰場上犧牲的就達76萬人,其中32萬人是共産黨員。更多的共産黨人,擦幹淨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的遺體,不屈不撓地為國家和人民利益而奮鬥。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共産黨員為了工人階級和各族人民的利益,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各條戰線上艱苦奮鬥,譜寫了一曲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凱歌。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共産黨員帶頭解放思想,站在改革開放的前列,在各自的崗位上開拓前進,大膽創新,做出了顯著的成績。近年來,全國各條戰線評選表彰的各類先進模範人物中,85%以上是共産黨員。特别是在保衛祖國、搶險救災、搶救人民生命财産的關鍵時刻,總是共産黨員沖在前面,顯示出了共産黨員忠誠地為人民謀利益的本色。中國共産黨人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國家的繁榮富強譜寫了壯麗的篇章。

2、為什麼說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學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是無産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馬克思、思格斯适應無産階級革命鬥争的需要,總結了無産階級革命鬥争的經驗,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曆史上一切先進思想的優秀成果,創立了無産階級謀求解放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曆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列甯主義産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列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情況和新特點,依據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國或少數國家内取得勝利”的理論,解決了帝國主義時代無産階級革命一系列重大問題,領導偉大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産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列甯還研究了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經濟狀況,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劃時代的新内容。列甯主義是無産階級革命實踐經驗的結晶,是20世紀初人類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國主義和無産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甯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确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甯主義,開創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了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産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新的治黨治國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的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在當代中國,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是指導我們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思想武器。

3、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産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産階級及其政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闡明了剩餘價值學說,揭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本質及其産生、發晨和滅亡的客觀規律,闡述了無産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地位和曆史使命,為無産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科學社會主義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闡明了無産階級解放運動的條件和發展規律,指出了無産階級徹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堅持反對資産階級的鬥争,推翻資産階級統治,用無産階級專政代替資産階級專政,建立消滅剝削、“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社會,并最終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産主義社會,這是直接指導無産階級革命鬥争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是統一的、相互聯系和密不可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運用與證明,科學社會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運用,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落腳點。這三個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完整的科學體系,是無産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的世界觀。

4、為什麼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首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産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代表人民群衆根本利益是先進階級和政黨的顯著特征。根據這些基本原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促進生産力發展、推動先進文化前進、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三個方面,高度概括了馬克思主義對黨的建設和黨的各項工作提出的最本質要求。

其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了毛澤東、鄧小平同志關于民主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澤東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時期就提出,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必須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必須領導人民建設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也明确提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把實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毛澤東、鄧小平同志關于這些問題的重要論述。

再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了貫穿于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精髓和活的靈魂。

5、怎樣理解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揭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工作,要始終以取得最廣大人民群衆支持和擁護為最高标準,始終體現人民群衆的意志和利益,始終依靠人民群衆的智慧和力量,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警示和告誡全黨,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衆。不從根本上解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問題,不一以貫之地堅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就會危及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影确我們國家政權的性質,就會影。向民心向背,就有人亡政息的危險。

6、為什麼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

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我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曆史背景和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決定的。

我國原來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從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一百多年間,經過各派政治力量的反複較量,經過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多次失敗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也正因為我們的社會主義是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落後的小生産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生産力水平遠遠落後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經曆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去實現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

經過5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當前的情況是,一方面,以生産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中的指導地位已經确立,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已經消滅,國家經濟實力有了巨大增長,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有了相當發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産力不發達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牡會主義民主法制還不夠健全,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産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廣泛影響。這種情況說明,我們今天仍然沒有超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7、怎樣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

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包括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方面的含義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社會主義制度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隻有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才能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才能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為最終實現共産主義創造物質條件。也隻有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才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為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創造條件。第二方面的含義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從生産關系方面指明了社會主義的目标和要求,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要在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基礎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最大優越性。沒有這一條,就談不上社會主義。

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體現了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統一,社會主義根本任務與最終目标的統一。

8、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什麼?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這些基本目标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标而制定的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共同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對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曆史經驗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新鮮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的内容。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标,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

9、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實踐,加深了我們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黨的十六大報告把這些基本經驗歸結為十條: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确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這十條基本經驗,聯系黨成立以來的曆史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

1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标是什麼?

根據黨的十六大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标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内生産總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争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别、城鄉差别和地區差别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财産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四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态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入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标,是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統一的目标,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人民的願望。

11、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目标是什麼?

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目标是:通過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證我們黨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方針是什麼?

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方針是: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朝着黨的建設總目标來加強,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13、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要求是什麼?

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要求是: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時代發展的要求,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曆史性課題;一定要準确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經常性工作,又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14、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強黨的活力和團結統一;建設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層;切實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衆基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争。

15、為什麼說黨的根本宗旨體現在黨的群衆路線上?

黨的根本宗旨,也體現在我們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終堅持群衆路線。群衆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黨的路線、綱領、方針和政策,都是黨運用“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群衆路線的工作方法,經過廣泛地反複地征求和聽取各方面群衆的意見制定出來的,因而它能夠代表廣大群衆的利益。同時,黨又運用群衆路線的工作方法,把黨的正确主張貫徹到群衆中去。通過黨的組織工作、宣傳工作,通過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廣大人民群衆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并且組織起來,自覺地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奮鬥。

16、怎樣理解“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衆”?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衆。這個論斷深刻指出了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的極端重要性。這是我們黨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發展黨和國家事業的關鍵。

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别。80多年來,我們黨在人民群衆中生長、成熟和發展起來,始終為人民群衆的利益而奮鬥。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黨形成了一切為了群衆,一切相信群衆、一切依靠群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群衆路線和優良傳統。這是我們黨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衆積極性、主動性和曆史首創精神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戰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艱險,取得一個個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密切聯系群衆,這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始終保持和發揮這個政治優勢,我們黨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我們黨執政以後,一方面取得了更好地服務人民的條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脫離群衆的危險。掌握了權力,家大業大,建設的工作頭緒繁雜,容易滋生官僚主義,脫離群衆。發展市場經濟,物質誘惑因素增多,擴大對外開放,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也會乘機進來。我們的幹部如果經受不住考驗,就容易追求享受、貪圖安逸甚至以權謀私,嚴重脫離群衆甚至損害群衆利益。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如果不對廣大幹部加強執政為民和群衆觀點、群衆路線的教育,任憑脫離群衆的歪風滋長,黨的執政地位就會動搖。這些年,世界上一些執政幾十年的政黨先後下台,有的已經衰亡,其根本原因是黨的内部出了問題。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一個政黨,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支持,就必然垮台。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衆,全黨同志要警鐘長鳴,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保證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堅持不斷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在黨内經常進行黨的群衆觀點、群衆路線的教育,要求全黨同志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衆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衆是真正的英雄的曆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丢,始終把依靠人民群衆的智慧力量作為我們推進事業的根本的工作路線。要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根本目的,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着力解決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幹部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落實中央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要求。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懷着深厚的感情,把群衆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急群衆所急,想群衆所想,注重實際、講求實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忠誠地為群衆謀利益。

17、為什麼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必須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同樣必須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這是因為:

第一,實行民主集中制,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曆史使命所決定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根本組織原則。市場經濟雖屬于社會經濟範疇,但總是同一定的社會政治制度密切聯系着的。我們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政權的性質沒有變,共産黨的領導地位也沒有變,因而作為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的民主集中制,不僅不能改變,而且應當更好地發揮這個組織優勢。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不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變化,因而,也不會改變我們黨和國家根本的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

第二,市場經濟是群衆廣泛參與的經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全黨全國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民主集中制就是實現這一要求的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隻有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才能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推動改革和建設事業的發展。

第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項艱苦複雜的系統工程,不能政出多門,各行其是,也不能沒有宏觀調控。這也離不開黨和國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進行規範和領導。隻有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加強民主基礎上的集中指導,堅決維護中央權威,才能做到統籌規劃、協調配套,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

第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嶄新的事業,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運用客觀規律,加強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這也離不開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不僅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而且決策主體的分散,利益格局的調整,市場競争的激烈,都使黨和國家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面臨許多複雜的情況。隻有遵循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健全領導、專家和群衆相結合的民主科學的決策制度,才能正确運用客觀規律,保證各項決策正确和有效地實施,防止和減少重大決策的失誤。

第五,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需要以完備的法制來規範和保障。這種法制既要規範參與市場競争的行為,又要正确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體現全國絕大多數人民群衆的意志,保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實現。這樣的法制體系,隻有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才能夠建立和完善起來。

總之,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離不開黨和國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實行正确的領導。以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可以不要民主集中制,或者以為堅持民主集中制就是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是不對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但不排斥民主集中制,而且對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8、怎樣理解黨章規定的申請入黨對象?

根據黨章第一條規定,申請入黨對象必須是“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這句話包含了三層含義:

第一,加入黨組織,必須年滿十八歲。強調這一點,是因為一個人到了十八歲才算成年,在思想上、政治上才較為成熟,形成比較确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确立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終身志向。

第二,加入黨組織,必須是中國公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這種性質決定了沒有中國國籍的人是不能加入中國共産黨的。

第三,加入黨組織,必須是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

19、共産黨員享有哪些權利?

根據黨章的規定,黨員享有以下權利:(一)參加黨的有關會議,閱讀黨的有關文件,接受黨的教育和培訓。(二)在黨的會議上和黨報黨刊上,參加關于黨的政策問題的讨論。(三)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四)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法亂紀的事實,要求處分違法亂紀的黨員,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的幹部。(五)行使表決權、選舉權,有被選舉權。(六)在黨組織讨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作出鑒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他作證和辯護,(七)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八)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并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複。

20、為什麼要求入黨的同志必須自願向黨組織提出申請?

入黨必須由本人自願申請,是因為作為共産黨員,申請入黨就意味着決心承擔起一個共産黨員的責任,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産主義奮鬥終身。對此,來不得半點強迫,必須自覺、自願。如果本人沒有人黨的要求,說明他還沒有這個覺悟,或者沒有這個決心,還有思想顧慮。黨組織可以啟發教育他,但不能硬拉人人黨。鑒于申請入黨必須堅持自願的原則,為了鄭重表達自己的決心,同時也為了便于黨組織進行培養、教育和考察。申請人黨的同志一般應向黨組織遞交書面申請。

21、申請入黨的同志如何自覺接受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考察?

一要積極向黨組織表達願望。争取入黨,首先要積極主動地向黨組織表達自己要求入黨的願望。隻要有入黨願望,就應當表達出來。要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做出成績,接受黨組織的考驗。

二要主動向黨組織彙報自己的思想情況。申請入黨的同志向黨組織彙報自己的思想情況,有利于黨組織加深對自己了解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幫助,使自己更快地進步。這也是培養嚴格的組織觀念和對黨忠誠老實的重要途徑。

三要積極參加黨的活動。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按照黨組織的安排,積極參加黨的活動,從中接受教育。同時,要努力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四要認真接受黨組織的集中培訓。每個要求人黨的同志,都要嚴肅地對待這種學習,認真學好規定的學習材料,注意聯系實際,學好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章,弄清黨的性質、綱領、任務、宗旨、紀律、黨員的義務和權利,解決自己思想上存在的有關問題,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黨。

五要正确對待黨組織的考察。黨組織對發展對象在思想覺悟、政治品質和工作上的表現,要進行全面的考察。要求入黨的同志應忠誠老實地把有關情況向黨組織講清楚,并提供可以為自己證明的有關線索,積極主動地協助黨組織搞清問題,決不應對黨組織的審查有不滿或對立情緒。

申請入黨的同志從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那天起,就渴望早日實現自己的入黨願望。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接受考驗的時向有的可能長一些,有的可能短一些。考驗時間長短以是否具備黨員條件為準。因此,每個申請入黨的同志都應愉快地接受黨組織的這種考驗。有些同志申請多年卻沒有被批準入黨,多數原因是他們在某些方面還不符合黨員标準。這些同志應該多從主觀上找原因,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實際行動努力克服和糾正。

22、為什麼要求入黨的同志要經常主動地向黨組織彙報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等情況?

申請入黨的同志經常主動地向黨組織彙報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等情況,有利于黨組織增加對自己了解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幫助,使自己更快地進步。同時,這也是培養嚴格的組織觀念和對黨忠誠老實的重要途徑。彙報内容一般可分為學習、思想和工作三個方面。彙報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書面彙報還是口頭彙報,都要忠誠老實,實事求是。要敢于說出自己的缺點,不要擔心把真實思想亮出來會影響黨組織對自己的看法。一個同志敢于亮出自己的缺點、毛病,這正說明他襟懷坦白、追求真理,是有覺悟的表現。

23、為什麼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入黨前短期集中培訓?

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在入黨前進行集中培訓,既是對他們入黨動機、思想覺悟和工作表現進一步考察,也為發展對象提供了一次系統學習提高的機會。在集中培訓中,不僅要使發展對象懂得我們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而且要使他們知道共産黨員應具備的條件以及怎樣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從而使發展對象真正樹立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

24、為什麼要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

按照《中國共産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規定,入黨積極分子确定為發展對象後,要進行政治審查。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是發展黨員必須履行的手續之一,是保證新黨員質量的重要一環。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是為了使黨組織對發展對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他們的政治曆史、政治表現、政治立場情況和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的态度,從而避免敵對分子、階級異己分子、腐敗分子和其他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人混入黨内來。因此,任何忽視對發展對象的政治審查,或草率對待政治審查工作的作法,都是對黨的建設不負責任的表現。

政治審查的主要内容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曆史和在重大政治鬥争中的表現,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

政治審查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談話、查閱有關檔案材料、找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調或外調。在聽取本人介紹或查閱有關材料後,情況清楚的可不再函調或外調。

25、為什麼入黨要有兩名正式黨員做入黨介紹人?

黨章規定“要有兩名正式黨員作介紹人”,一是為了使黨組織對被介紹人的考察更加全面、客觀,避免片面性和主觀性,有利于保證新黨員的質量;二是不緻因一名介紹人的變動而影響黨組織對申請入黨人的考察,有利于工作的連續性。入黨介紹人由黨組織指定,或由發展對象約請。申請入黨的同志約請介紹人應注意,不能約請預備黨員、受留黨察看處分尚未恢複黨員權利的黨員,因為他們在黨内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般情況下,也不宜約請自己的親屬做介紹人。由黨組織指定介紹人的,要經本人同意,不應硬性指派。入黨介紹人一般可由培養聯系人擔任,這是因為培養聯系人了解發展對象的思想和工作情況,有利于培養、教育工作的連續性,也有利于發展對象被接收為預備黨員後,進一步對其進行教育和考察。

26、為什麼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

中國共産黨的黨徽黨旗是中國共産黨的象征和标志。面對黨旗舉行入黨宣誓,是我們黨的傳統,是對預備黨員進行的一項莊嚴的、生動實際的黨的觀念的教育。誓詞的内容是“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誓詞概括了黨對黨員的要求,也概括了黨員對黨組織和黨的事業所承擔的政治責任,具有黨規黨法性質,對黨員具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