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基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基地 >> 網上黨校 >> 正文

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2-04-14  浏覽量:

中共二大會址之一:上海南成都路輔德裡625号

(今成都北路7弄30号,當時為李達寓所)

1922年7 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産黨根據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共産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的精神和列甯關于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為制定中國民主革命的綱領,團結全國人民進行革命鬥争,在上海南成路輔德裡 625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這次大會的代表有陳獨秀、張國焘、李達、蔡和森、高君宇、王盡美、鄧中夏、施存統、李震赢、楊明齋、陳望道、項英等等12人。代表黨員195 人。參加遠東各國共産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的中國共産黨代表團的部分代表,回國後參加了大會,并向大會作了報告。陳獨秀主持了會議并代表中央局報告了一年來黨的工作,介紹了黨組織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情況。張國焘報告了遠東人民會議以及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的情況。施存統報告了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情況。大會分析了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狀況,讨論了黨的任務,通過了《關于"世界大勢與中國共産黨"的議決案》、《關于"國際帝國主義與中國和中國共産黨"的決議案》、《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中國共産黨加入第三國際決議案》、及關于《議會行動議決案》、 《關于"工會運動與共産黨"的議決案》、《關于少年運動問題的決議案》、《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案》、《關于共産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陳獨秀、李大钊、蔡和森、張國焘、高君宇當選為中央委員,鄧中夏、向警予當選為候補委員。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會後發表了《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各民族人民的革命鬥争指明了方向,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的深遠的意義。大會的不足之處是,對于民主革命中無産階級領導權的問題,對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聯系問題,認識尚不清楚。對于工農聯盟的問題,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以及建立工農政權等問題,也都還 沒有認識。中共二大之後,黨中央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為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而鬥争的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