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基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基地 >> 黨史學習教育 >> 正文

黨員說 | 宦雙燕:在立德樹人中實現教研相長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21-06-11  浏覽量:

宦雙燕,女,漢族,湖北竹山人,1976年9月生,2004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自2013年起先後擔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和化學系第一黨支部書記。

紮根基層黨建,推動“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建設

宦雙燕同志從教17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投身本科教學與科研工作,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以優秀黨員教師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高校教師“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自2013年起一直紮根基層黨務工作,擔任教工黨支部書記,政治思想過硬,理想信念堅定,熟悉高校教職工思政工作特點,黨務工作能力強。

針對所在化學系第一黨支部黨員隊伍的三大特點(“雙高”比例大,88%具備高學曆和高職稱;“國際化”背景明顯,92%以上黨員教師擁有海外博士學位或留學經曆;“引領功能”突出,分析化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無機化學是省重點學科,都是化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支部黨員是多個重點研究領域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制定了以黨建帶動教學科研工作和傑出人才培養的建設思路,具體工作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與監督,彰顯支部政治引領作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以師德育人黨員标杆,助推師德建設從教育管理到内化養成,參與編寫的《師德養成讀本》已向社會發行10000餘冊,産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參與編寫的《新時代師德師風養成建設》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出版社正式出版。将白水洞村精準扶貧、教學科研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相結合,探索創新組織生活新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革命基地主題實踐和主題黨日活動,增強支部活力和凝聚力;實施“導師制”,組建“智囊團”,關注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成長,吸引“雙高”人才入黨,2019年來支部先後發展了3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入黨。黨支部建設中嚴格做到“七個有力”,創新工作方法,創建相應平台載體,創立典型示範,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着力發揮化學系第一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支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探索具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專業特色、可推廣的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模式。2018年,所在黨支部獲批成立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批“雙帶頭人”支部書記工作室,同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入選全國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标杆院系。2019年支部入選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建工作樣闆支部”,獲評了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2020年,獲批成立教育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宦雙燕書記主講的“黨員旗幟彰顯責任擔當”微黨課視頻,獲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精品黨課二等獎,湖南省“黨課開講啦”活動高校組三等獎,并在學習強國平台播出。2020年宦雙燕書記獲評湖南省“雙帶頭人”标兵。

潛心鑽研提升教學水平,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品牌金課

在教學方面,宦雙燕同志主講分析化學(1)、波譜分析、現代光譜分析、分析化學實驗等課程。自2013年起擔任分析化學課程責任教授,緻力于分析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擔任中國大學MOOC分析化學(一)和(三)的主講教師,該MOOC自2016年起面向社會公衆開課,已開課10期,服務社會大衆10餘萬人次。“分析化學”MOOC于2017年獲評國家第一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基于該線上國家精品資源平台,構建立體化教學空間,有效支撐“教與學”的結構性變革,借助在線平台開展信息化教學和翻轉課堂的探索,獲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二等獎和微課競賽三等獎。在教學工作中潛心鑽研,以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為立身之本,勤勉踏實,認真負責,用自己的行動赢得了學生和同行的一緻好評,評教成績均為優秀,2017年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還獲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優秀獎(2017、2020年)。積極探索本科人才素質、知識、能力提高培養新模式和新途徑,其中,“線上-線下-實踐平台”三位一體的“互聯網+”本科化學人才培養新體系(第一完成人)獲得2019年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另外,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平台建設和課程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工作獲得了2016年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宦雙燕同志主講的分析化學(1)獲評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和品牌課程,2020年獲評國家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積極承擔教改項目,緻力于在線數字資源建設,通過會議報告傳播先進經驗。宦雙燕同志先後承擔教改項目十餘項,撰寫發表教改論文十餘篇,其中“信息技術與分析化學課程的深度融合理論與實踐”獲得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改論文一等獎。主編出版《波譜分析》和《分析化學數字課程》,為《分析化學》第三版副主編。在“華中地區高等學校分析化學教學研讨會”和“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分析化學教學研讨會”上做大會邀請報告,介紹分析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經驗。

矢志創新型人才培養,在立德樹人中實現教研相長

從教以來,不論是擔任課程主講教師、研究生導師、本科論文導師、生産實習導師、青年教師導師,還是班導師,都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和發展方向引導為己任,針對不同學生的特例,尋找不同的培養方式。擔任研究生導師,注重學術科研誠信和創新能力培養,充分發現學生的特長,培養科研興趣點,形成良性競争機制和濃郁的科研氛圍。指導畢業的研究生中2人獲得國家獎學金,2人獲得湖南省優秀碩士論文,1人獲得博士後站前特别資助。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項,先後在 J. Am. Chem. Soc.等SCI源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期中通訊作者論文28篇。将學術追求與人才培養相統一,在産生學術成果的同時,實現了創新人才的培養,也實現了教學與科研的融合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