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 青春風采 >> 正文

三下鄉之馬脊梁煤礦廢水的處理與再利用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7-07-13  浏覽量:

7月12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化工化工學院三下鄉“藍天白雲夢”團隊到達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的馬脊梁煤礦,在礦黨委書記胡書記及其他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團隊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煤礦廢水處理及再利用。

馬脊梁礦是大同煤礦最古老的礦井之一,早在北魏時期,著名的水文地理學家,平城(今大同市,北魏京都)禦史郦道元,就在他的《水經注·漯水》篇中,對馬脊梁地區的煤炭開采及火井自燃情況做過生動逼真的描述。光陰荏苒,薪火相傳,兩個千年過後,伴随着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已将解放初期年産隻有9萬噸的小煤窯,建成了一個員工近萬人、年産煤炭400萬噸的現代化的高産高效礦井。

上午九點,團隊一行人首先跟着工作人員對整個園區進行了參觀,包括職工食堂、公寓及文化活動中心。在文化中心内,還設有圖書室、氧吧、3D放映室、茶吧和健身房。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員工安全心理咨詢室,由理療按摩室、沙盤中心和心理宣洩室構成。從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中可以體現出馬脊梁礦以人為本,員工至上的管理理念。

利用下午的時間團隊相繼參觀了移動式水體淨化站、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煤矸石山。在第一站,工程師向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其運行流程,各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日處理污水量和平均工作時間。在第二站,團隊了解了生活污水的處理一般經由初步沉澱,厭氧處理,給氧處理,深度處理這幾大步驟并由工作人員帶領實地考察了各個步驟所使用的機器及相關試劑的使用。在第三站,團隊看到了由采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煤矸石所堆積的山,經過多年的治理,煤矸石山不再是黑灰色,而是滿眼生機勃勃的草綠色,時而有昆蟲出現。

經過第一天的調研,團隊對煤礦的生産廢水和礦區的生活污水處理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馬脊梁的風貌颠覆成員了對于煤礦的認識。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相信此次活動會給團隊成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以後的個人發展産生更深遠的影響。

文/張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