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星宣紙廠,了解宣紙工廠發展現狀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7-07-13 浏覽量:次
2017年7月9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探訪宣紙宣筆,走進非遺文化”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志願服務團一行五名來到安徽省宣城市泾縣丁橋村的金星宣紙廠,在金星宣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漢榮先生的陪同下開展了調研活動,充分了解到宣紙工廠的現今發展狀況。
上午9時許,三下鄉隊伍一行來到丁家橋鎮,這裡是宣紙制作廠家的聚集地,境内小嶺生産的宣紙便是享有盛譽的“千年壽紙”。通過走訪鎮上多家宣紙直銷的店家,成員們對當地的宣紙工廠有了大緻的了解,為進一步深入了解,一行人又來到當地有名的金星宣紙廠。
在該廠董事長張漢榮先生的熱情幫助下,隊伍成員們在辦公室和張先生交流了有關宣紙發展前景以及工廠發展現狀等問題。據張先生介紹,在宣紙發展前景方面,由于宣紙市場本身有限,受價格影響,傳統的高端宣紙市場在政策的影響下開始縮減,産量降低,但對于中低端的宣紙(由于工藝、原料的不同,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宣紙,比如練習宣)需求開始增加。在工廠發展現狀方面,由于傳統宣紙的制作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積累,以及重複枯燥的操作,緻使少有年輕人願意加入到傳統宣紙的制作中,金星廠裡做宣紙的師傅大都在50歲以上。這也導緻了宣紙未來必須依靠國家扶持,大量資金投入來保證發展。
接着張先生又帶領隊員們參觀了工廠,詳細地介紹了從最初的原料到紙張成形所需要的各項步驟。除了傳統手工,其中也融合了部分現代化機械。但張先生提到,宣紙的制作,主要依靠的還是師傅熟練的手藝和獨到的眼力,為提高生産效率,經過實踐摸索在保證紙張質量的前提下可以适當運用現代化工藝,但絕大部分傳統手工還是無法被機械所取代的。
金星宣紙廠之行讓隊員們對宣紙工廠發展現狀有了深入的了解,對熟練的手工藝人充滿了敬意,同時當代青年必須要樹立起對非遺文化的保護意識,肩負起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文/楊飛宇 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