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 青春風采 >> 正文

三下鄉之文化傳承——侗文化的前世今生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7-07-15  浏覽量:

2017年7月12日到14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三下鄉“侗力火車”團隊來到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針對侗族文化現狀及保護措施進行了一系列深度調查。

7月12日,團隊主要了解了侗族文化的箫笛。團隊在玉屏現存最大的箫笛廠——玉屏箫笛廠進行了一系列調查。通過吳廠長的介紹,團隊清晰地了解了箫笛制作的工藝流程,也對箫笛市場的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玉屏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箫笛的制作與演奏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随着時代的發展,這一産業前景不太樂觀。“生産力無限,銷量有限”生動的概括了當今箫笛這一産業的蕭條,最大的箫笛廠僅由五人支撐,廠長親自下車間,勉強維持運營。玉屏箫笛文化的弘揚有待大家的共同努力。

7月13日,團隊來到北侗之源——朝陽村,了解侗文化保護現狀。經朝陽村幹部介紹,團隊了解到該地區為玉屏侗文化保留最為完整的村莊之一,村中少數民族氣息濃厚。随即,團隊在村内展開了走訪調查,通過對村民的采訪更加深入地了解侗文化留存現狀。結果顯示,朝陽村民族風格建築群保留完整,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沿襲良好,但侗語在這裡幾乎消失。整體來看,侗文化在當地保留情況較好,但是也存在不樂觀的方面。在曆史的進程中,侗文化已經被漢化,僅僅保留一些有鮮明特色的侗族文化。所以保護殘存的侗族文化依然是當務之急。

7月14日,為了進一步了解侗文化在整個玉屏地區的留存情況,團隊在縣城内展開兩了走訪調查。據當地居民介紹,此前有一檔名為《跟着小霞學侗語》的欄目一時火爆。随即,團隊來到玉屏廣播電視台。辦公室金主任得知團隊的來意後對侗文化保護措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跟着小霞學侗語》欄目是2011年為了弘揚侗族文化,保護侗族語言開設的一檔節目,但在2014年因為種種原因被取消了。後在黎平縣廣播電視台的号召下聯合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在内的包括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共六個侗族自治縣推出了全新的《全國侗語新聞》欄目。為了文化傳承,保護侗語,這是采取的一項有力的舉措。當地還采取了将侗語學習加入小學課程等更為有效和全面的措施。

為期三天的調查讓團隊對侗族文化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對多樣的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理解,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更為重視。也感受到文化傳承任務的艱巨!為了文化更好地傳承,政府、企業、社會各界都在挖空心思,努力地采取措施。因此,值得深思的是,作為當代優秀的大學生,當代青年,在文化傳承中還能做些什麼?社會實踐僅僅是一方面。能夠嘗試和創新的還有很多。神秘的侗文化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發展,北侗之源的文化瑰寶将永存後世。文化傳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文/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