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感想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1-07-23 浏覽量:次
王 迪
作為本科生10級學生,作為一名共産黨員,自己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年的暑期三下鄉活動。
雖然隻有僅僅的一周時間,卻讓我成長很多,收獲是明顯的。鄉下的條件是艱苦的,但我知道,我們是來受苦的,我們是來為人民服務的。和學長,學姐,老師的交流中,更多的體會到得是自己的不足,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時,就需要自己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提高,完善。
對一位從西北長大的孩子,看到那樣美麗的鄉村景色,青山綠水,霧霭茫茫……自然是一種特别的喜歡,特别的羨慕,而喜歡,羨慕的背後,更多的是思考,家鄉在我的眼中固然是最美的,但相比之下,家鄉的綠化,環境衛生以及村民的環保意識都還不及這裡。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的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不夠,村民的文化水平低,環保意識淡薄等等。而作為大當代大學生的我,更作為自己家鄉的成員之一,有必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慢慢恢複環保意識。
在深入農村進行衛生調研和發放衛生健康知識手冊的過程中,通過和各種不同的人(老爺爺,老奶奶,叔叔,阿姨……)的接觸和交流,也使我掌握了與不同人交流的技巧。自上學以來,這次是自己第一次作為學校,學院的代表成員之一參加這樣的活動,我們盡可能的将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示給當地的人。同時,自己的環保意識和健康衛生知識也在無形中積累。
在深入調研的同時,我們也積極響應“永遠跟黨走”的号召,集體慰問當地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和兩位當年的老紅軍,聽他們講當年浴血奮戰的故事,聽他們講述我們國家的一步步強大,一步步富強;我們也跟他們拉家常,講講自己小時候和他們小時候的故事,給他們表演節目,為他們送去歡樂和祝福。在和敬老院院長曾伯伯交流的過程中,從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勞動者中,一股偉大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我,一位普通的人,卻将自己的生活投入到為老人的服務中去;一位優秀的共産黨員,将自己年邁的母親留在家裡,在時時刻刻照料老人的同時還希望更多的老人能入住敬老院,享受晚年的幸福。曾伯伯的事迹讓我感動。當看到當地的基礎教育條件還不夠完善,師資力量還不夠并且畢業的當地大學生都不願意留在那裡時,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更作為一名黨員,應時刻牢記時代賦予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偉大使命,奉獻他人,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号召下,作為西北地區成員之一的我,更應該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堅實的知識技能,為家鄉的發展,西部的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三下鄉活動讓我收獲,讓我快樂,讓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