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心得體會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1-07-23 浏覽量:次
張揚
這次三下鄉是我的第二次下鄉了,與上一次相比多的是經驗教訓,少的是新鮮和激情。相比去年的甯鄉,張坊鎮的條件要好的多,不用睡地闆,不用自己挑水,不用洗衣服了。。也沒有那麼熱,應該說是很涼爽,還有電視機,條件還是蠻好的。
從長沙到張坊鎮坐車要三個多小時,包了兩輛車,相對去年的一輛車而言這兩輛車就是一堵隔牆,把我們分成了兩份,少了去年的歡快的談話,多的是一兩個人的侃侃話語。那股熱鬧勁怎麼也難以找到了。
這次住宿的地方時旅館,那一間間的小房間更是把我們分成了一塊一塊的,相互的交流便少了很多,我想知道結束了可能有些人還沒怎麼相互說過話吧。
領導官位越大越是忙啊,去年去甯鄉,鄉長和鄉幹部陪了我們好幾天,而今年就見到了一面。相對而言這裡更是地廣人稀,鄉下一片安靜,倒是個安享晚年的好地方。
夥食上感覺還不錯,地方菜總是要比食堂裡的菜好吃的。
這些是一些小小的感受。而對于當地的情況,其實雖然說環境有點差,敬老院條件有點差,等等吧,可是相對于我家那邊的已經是非常非常好的了,至少已經全部是水泥路了,至少還有敬老院,至少還有很多垃圾桶,越是偏遠的地方越是條件惡劣。如果政府可以少吞點錢,如果政府可以有點良心拿出一點錢辦一點實事而不是想着怎麼去從百姓手中賺取利益,我想我的家鄉也不會發展成那個樣子,我想張坊鎮這裡也一定會變得很好很好。隻是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一個社會實事。
無論是我老家還是這兒,沒有任何地位的農民還是很忠厚淳樸的,都是那麼的熱情好客,在他們眼中我們就是希望,他們希望我們的到來能夠改善些什麼,可是實際上我們什麼都難以改善,我們也隻能心有餘而力不足。
希望這個社會能夠均衡一些,别讓那麼多貪官驕奢淫逸時還有那麼多的貧苦人民在田間頂着烈日勞作,也希望自己能夠更強大,哪怕隻能改善自己範圍内的一點點,也對得起生我養我的地方,對得起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