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宵教授課題組在水系鹵素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24-02-02 浏覽量:次
锂離子電池在資源豐富性、成本效益和安全問題等方面均存在挑戰,急需設計本征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電池新體系。傳統水系電池比能量低(<50 Wh/Kg),水系鋅-鹵素電池因其本征安全、原材料豐富、元素價态豐富等特點而受到關注。梁宵教授團隊基于前期構建的鹵素四電子轉移電化學反應(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170),利用電極的絡合效應協同水系電解液中的鹽析效應,有效提升了多電子轉移鹵素電池的循環穩定性,構建了本征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高比能鋅溴電池和鋅碘電池。為開發高比能、本征安全和低成本的水系電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鹵素四電子電化學反應(X-/X2/X+,X=I或Br)所涉及的聚鹵離子(如ICl2-,Br3-,BrCl2-)在水系電解液中易溶解、水解,使得水系鹵素電池實際能量密度偏低且易衰減。該團隊利用電極中的季铵絡合效應增強聚鹵離子的化學穩定性、水系電解液中硫酸鹽析排斥效應,解決了聚鹵離子的溶解和水解問題,闡明了絡合-鹽析協同作用機制。該作用機制進一步構建了分子擁擠型的凝膠化電極,抑制了析氧、析氯副反應,并克服了傳統轉化型正極反應的動力學挑戰。
該團隊通過軟包電池展示了四電子鋅溴電池的高能量密度(106 Wh kg-1)、低材料成本($ 28 kWh-1)、及優異的能量效率(88.9%),在儲能領域展現出較大的應用潛力和優勢。

絡合-排斥策略應對鹵素電池的水解、析氧及動力學挑戰

高比能水系鋅溴軟包電池
兩項研究成果分别以“Practical High-Energy Aqueous Zinc-Bromine Static Batteries Enabled by Synergistic Exclusion-Complexation Chemistry”、“Stabilized Four-Electron Aqueous Zinc–Iodine Batteries by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lexation”為題發表在Joule和Chemical Science等國際頂刊。博士研究生徐琛為Joule文章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蔣鵬傑為Chemical Science文章的第一作者,梁宵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唯一通訊單位。
論文鍊接:
https://www.cell.com/joule/fulltext/S2542-4351(23)00541-X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sc/d3sc0615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