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基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基地 >> 理論學習 >> 正文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論述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08-12-01  浏覽量: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論述

湖南省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

參考資料

(第一輯)

【編者按】為了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衆深入認識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的重大意義,準确把握解放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實質,了解兄弟省市開展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的主要做法,根據《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在全省開展“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的通知》和《“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中共湖南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辦公室組織編輯《“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解放思想大讨論活動學習參考資料》,印發供學習讨論參考。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論述

毛澤東論解放思想

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1930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1-112頁。

馬克思列甯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我們的結論是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曆史統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曆史的“左”的和右的錯誤思想。

毛澤東:《實踐論》(1937年7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6頁。

我們的教條主義者是懶漢,他們拒絕對于具體事物做任何艱苦的研究工作,他們把一般真理看成是憑空出現的東西,把它變成為人們所不能夠捉摸的純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認了并且颠倒了這個人類認識真理的正常秩序。他們也不懂得人類認識的兩個過程的互相聯結——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他們完全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毛澤東:《矛盾論》(1937年8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10頁。

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不應當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教條看待,而應當看作行動的指南。不應當隻是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的詞句,而應當把它當成革命的科學來學習。不但應當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他們研究廣泛的真實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關于一般規律的結論,而且應當學習他們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和方法。

毛澤東:《中國共産黨在民族戰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533頁。

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産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産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隻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着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

毛澤東:《中國共産黨在民族戰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534頁。

必須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隻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頁。

許多同志的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似乎并不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而是為了單純的學習。所以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隻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的個别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狀和中國的曆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這種對待馬克思列甯主義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對于中級以上的幹部,害處更大。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97頁。

馬克思列甯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他們根據實際創造出來的理論,從曆史實際和革命實際中抽出來的總結論。我們如果僅僅讀了他們的著作,但是沒有進一步地根據他們的理論來研究中國的曆史實際和革命實際,沒有企圖在理論上來思考中國的革命實踐,我們就不能妄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如果我們身為中國共産黨員,卻對于中國問題熟視無睹,隻能記誦馬克思主義書本上的個别的結論和個别的原理,那末,我們在理論戰線上的成績就未免太壞了。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14頁。

脫離實際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空洞的理論是沒有用的,不正确的,應該抛棄的。對于好談這種空洞理論的人,應該伸出一個指頭向他刮臉皮。馬克思列甯主義是從客觀實際産生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獲得了證明的最正确最科學最革命的真理;但是許多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的人卻把它看成是死的教條,這樣就阻礙了理論的發展,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志。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17頁。

一切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的貨色,我們都要抵制,使它們在市場上銷售困難,不要讓它們利用黨内理論水平低,出賣自己那一套。為此目的,就要同志們提高嗅覺,就要同志們對于任何東西都用鼻子嗅一嗅,鑒别其好壞,然後才決定歡迎它,或者抵制它。共産黨員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麼,都要經過自己頭腦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絕對不應盲從,絕對不應提倡奴隸主義。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27頁。

如果“五四”時期不反對老八股和老教條主義,中國人民的思想就不能從老八股和老教條主義的束縛下面獲得解放,中國就不會有自由獨立的希望。這個工作,五四運動時期還不過是一個開端,要使全國人民完全脫離老八股和老教條主義的統治,還須費很大的氣力,還是今後革命改造路上的一個大工程。如果我們今天不反對新八股和新教條主義,則中國人民的思想又将受另一個形式主義的束縛。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32頁。

所謂開動機器,就是說,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有些人背上雖然沒有包袱,有聯系群衆的長處,但是不善于思索,不願用腦筋多想苦想,結果仍然做不成事業。再有一些人則因為自己背上有了包袱,就不肯使用腦筋,他們的聰明被包袱壓縮了。列甯斯大林經常勸人要善于思索,我們也要這樣勸人。腦筋這個機器的作用,是專門思想的。孟子說:“心之官則思。”他對腦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義。凡事應該用腦筋好好想一想。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說多想出智慧。要去掉我們黨内濃厚的盲目性,必須提倡思索,學會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分析的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黨内是太不夠了。如果我們既放下了包袱,又開動了機器,既是輕裝,又會思索,那我們就會勝利。

毛澤東:《學習和時局》(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948-949。

必須徹底克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思想,馬克思列甯主義的思想、路線和作風,才能普及和深入全黨。

毛澤東:《附錄: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4月20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990頁。

我們除了科學以外,什麼都不要相信,就是說,不要迷信。中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是不對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僅不信而且還要批評。這才是科學的态度。

毛澤東:《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1954年6月14日),《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131頁。

腦子一固定,就很危險。要教育幹部,中央、省、地、縣四級幹部很重要,包括各個系統,有幾十萬人。要多想,不要死背經典著作,而要開動腦筋,使思想活潑起來。

歐洲教條主義濃厚,蘇聯因為有偉大的成就,就産生一些缺點,總是要轉化的。現在我們講辯證法,将來也可能産生教條主義,思想僵化的現象可能發生。如果我們工業搞成世界第一,那時就可能翹尾巴,翹得像孫行者的尾巴那樣高,那時就可能轉變為落後。

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的講話》(1958年3月),《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75頁。

鄧小平論解放思想

怎麼樣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是個大問題。現在黨内外、國内外很多人都贊成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什麼叫高舉?怎麼樣高舉?大家知道,有一種議論,叫做“兩個凡是”,不是很出名嗎?凡是毛澤東同志圈閱的文件都不能動,凡是毛澤東同志做過的、說過的都不能動。這是不是叫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呢?不是!這樣搞下去,要損害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鄧小平:《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1978年9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26頁。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隻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确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正确地改革同生産力迅速發展不相适應的生産關系和上層建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确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

在我們的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中間,解放思想這個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不少同志的思想還很不解放,腦筋還沒有開動起來,也可以說,還處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狀态。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41頁。

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現象就産生了。思想一僵化,條條、框框就多起來了。比如說,加強黨的領導,變成了黨去包辦一切、幹預一切;實行一元化領導,變成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堅持中央的統一領導,變成了“一切統一口徑”。違反中央政策根本原則的“土政策”要反對,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确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得到群衆擁護的。這些正确政策現在往往也受到指責,因為它“不合統一口徑”。思想一僵化,随風倒的現象就多起來了。不講黨性,不講原則,說話做事看來頭、看風向,滿以為這樣不會犯錯誤。其實随風倒本身就是一個違反共産黨員黨性的大錯誤。獨立思考,敢想、敢說、敢做,固然也難免犯錯誤,但那是錯在明處,容易糾正。

思想一僵化,不從實際出發的本本主義也就嚴重起來了。書上沒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轉。把對上級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立起來。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幹部和群衆的思想,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42-143頁。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這是毛澤東同志在整風運動中反複講過的。隻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43-144頁。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真正實行無産階級的民主集中制。我們需要集中統一的領導,但是必須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44頁。

科學社會主義是在實際鬥争中發展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在實際鬥争中發展着。我們當然不會由科學的社會主義退回到空想的社會主義,也不會讓馬克思主義停留在幾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個别論斷的水平上。所以我們反複說,解放思想,就是要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79頁。

無論如何,思想理論問題的研究和讨論,一定要堅決執行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一定要堅決執行不抓辮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義”的方針,一定要堅決執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針。這些都是三中全會決定了的,現在重申一遍,不允許有絲毫動搖。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3頁。

最重要的還是選拔培養接班人。現在有些地方對選進領導班子的年輕人,還是論資排輩,發揮不了他們的作用。我們的人才是有的,關鍵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隻要我們敢于把他們提起來,讓他們在其位,謀其政,經過一兩年就能幹起來了。

鄧小平:《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實現要靠組織路線來保證》(1979年7月29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93頁。

各級黨委除了抓經濟工作,還有很多其他工作,但很多問題都涉及經濟方面。比如思想路線問題要深入讨論,這個工作不能搞運動,要插到經常工作主要是經濟工作裡面去做。真理标準問題,結合實際來讨論,恐怕效果好一點,免得搞形式主義。一個生産隊怎樣提高生産力,怎樣利用每一個山頭,每一片水面,每一塊耕地,每一處邊角;一個工廠如何發展生産,增加品種,提高質量,如何改革經營管理方法,打開市場,如何解決職工的困難,如何避免走後門,這樣來讨論問題,解放思想,效果會好得多。現在要提倡一種方法,就是要每一個生産隊,每一個工廠,每一個學校,具體地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

鄧小平:《關于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1979年10月4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95頁。

同心同德地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内全國人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是決定祖國命運的千秋大業。各條戰線上的群衆和幹部,都要做解放思想的促進派,安定團結的促進派,維護祖國統一的促進派,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促進派。對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有利還是有害,應當成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準。

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09頁。

有十來年,林彪、“四人幫”的精神枷鎖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限制了人們充分發揮智慧和創造性。現在,我們提倡解放思想,重申毛澤東主席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目的就是創造條件調動全民的積極性,使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充分地發揮出來。我們現在加強民主、發展民主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鄧小平:《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1979年11月26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32-233頁。

我們搞四個現代化,不開動腦筋,不解放思想不行。什麼叫解放思想?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決不能夠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軌道,不能損害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全黨對這個問題要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如果像“西單牆”的一些人那樣,離開四項基本原則去“解放思想”,實際上是把自己放到黨和人民的對立面去了。

解放思想必須真正解決問題。我們的思想懶漢不少,講現話、空話的多。真正仔細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切實地想辦法使我們的步伐快一些,使生産力發展快一些,使國民收入增加快一些,把領導工作做得更好一些,這樣的同志還不多。比如現在很需要人才,對于一些優秀分子為什麼不能上來,怎樣解決擋路的問題,就非常需要認真想一想,采取有效的措施。我們這些老同志,包括我在内,要是辦不好這件事,交不了帳就是了。還有些事情,有的地方隻會照搬,上面沒有指示就不敢動,這能叫解放思想?我們多次講過,就是一個生産隊,也應該解放思想,開動腦筋,解決本生産隊的具體問題。

鄧小平:《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1980年2月29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79-280頁。

中國是一個大國,它應該起更多的作用,但現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實。歸根到底是要使我們發展起來。現在說我們窮還不夠,是太窮,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稱。所以,從去年起,我們就把工作着重點轉到了建設上。我們要把這條路線一直貫徹下去,決不動搖。經濟發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問題,要付學費。現在我們正在摸索比較快的發展道路,我們相信這方面是有希望的。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麼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經濟長期處于停滞狀态總不能叫社會主義。人民生活長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總不能叫社會主義。

鄧小平:《社會主義首先要發展生産力》(1980年4月-5月),《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12頁。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今後,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堅持實事求是,就必須繼續解放思想。認為解放思想已經到頭了,甚至過頭了,顯然是不對的。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全團結》(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64頁。

解放思想,也是既要反“左”,又要反右。三中全會提出解放思想,是針對“兩個凡是”的,重點是糾正“左”的錯誤。後來又出現右的傾向,那當然也要糾正。

鄧小平:《關于反對錯誤思想傾向問題》(1981年3月27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79頁。

我們現在所幹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隻能在幹中學,在實踐中摸索。

鄧小平:《十三大的兩個特點》(1987年11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58-259頁。

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來制定政策。因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樣的事,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來,列甯的本本上也找不出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情況,各自的經曆也不同,所以要獨立思考。不但經濟問題如此,政治問題也如此。

鄧小平:《解放思想,獨立思考》(1988年5月18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60-261頁。

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革命是這樣,建設也是這樣。在革命成功後,各國必須根據自己的條件建設社會主義。固定的模式是沒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規的觀點隻能導緻落後,甚至失敗。

鄧小平:《結束過去,開辟未來》(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92頁。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不冒點風險,辦什麼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萬無一失,誰敢說這樣的話?一開始就自以為是,認為百分之百正确,沒那麼回事,我就從來沒有那麼認為。每年領導層都要總結經驗,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新問題出來抓緊解決。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72頁。

現在,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有些理論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東西在我們黨的曆史上可怕呀!一個好好的東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東西有,動亂就是右的!“左”的東西也有。把改革開放說成是引進和發展資本主義,認為和平演變的主要危險來自經濟領域,這些就是“左”。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就不會犯大錯誤,出現問題也容易糾正和改正。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75頁。

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長篇的東西是少數搞專業的人讀的,群衆怎麼讀?要求都讀大本子,那是形式主義的,辦不到。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産黨宣言》和《共産主義ABC》。最近,有的外國人議論,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颠撲不破。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農村搞家庭聯産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我讀的書并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并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82頁。

江澤民論解放思想

我們要繼續貫徹“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雙百”方針同四項基本原則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努力發展學術自由和創作自由。要繼續提倡不同學術藝術流派、不同學術藝術觀點的争鳴,鼓勵知識分子研究我國建設和改革的現實問題,研究國外的情況和介紹國外先進的東西,鼓勵他們解放思想、暢所欲言,努力創造一種勇于探讨和創新的氣氛,增進不同學術藝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科學文化領域裡的是非,最終要靠實踐來評判。

江澤民:《愛國主義和我國知識分子的使命》(1990年5月3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31-132頁。

我們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破除迷信,一切從實際出發,勇于探索,勇于實踐,認真總結經驗,使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不斷擴大,更加富有成效。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揚優勢、革除弊端、大膽創新的過程。

江澤民:《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使命》(199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63頁。

在我們黨的曆史上,“左”的思想根深蒂固。“左”帶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吓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從一九五七年起的二十年間出現的錯誤,主要都是“左”。改革開放要探索和開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和觀念,阻力主要來自“左”。現在明确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目的在于使全黨同志特别是領導幹部深刻吸取曆史教訓,密切結合當前實際,聯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提高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把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搞上去。對思想認識問題和工作實踐中的不同意見以至偏差,要實事求是地具體分析,不要随意說成是政治傾向上的“左”或右。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23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是保證我們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就是要求我們的思想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沖破落後的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改變因循守舊、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狀态。我們決不能停留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原則、某些本本的教條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對社會主義的一些不科學的甚至扭曲的認識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而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使思想适應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在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勇于探索,大膽試驗,及時總結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46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鄧小平同志指出,實事求是,是無産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是毛澤東思想的根本點。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和毛澤東同志一樣,從來反對離開中國社會、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去研究馬克思主義。他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則,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一定要和實際相結合,要分析研究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産黨員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江澤民:《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993年12月26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350頁。

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從根本上說,還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紮紮實實推進改革開放,既快又好地發展經濟,統籌考慮和正确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隻有這樣,才能有效緩解矛盾,化解風險因素,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江澤民:《做好經濟發展風險的防範工作》(1996年8月6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45頁。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而實際生活總是在不停的變動中,這種變動的劇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來達到了前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馬克思主義必定随着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對待馬克思主義,有個學風問題:究竟是從本本出發,還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和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喪失根本。同時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着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着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離開本國實際和時代發展來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同它在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發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沒有出路。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2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把過去那些不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的方針政策,那些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原則的教條式的理解和認識,堅決糾正過來,并從這些不正确的政策和思想束縛中徹底擺脫出來,使我們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真正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要求,真正符合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這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确立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重大意義之所在。

江澤民:《二十年來我們黨的主要曆史經驗》(1998年12月18日),《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51頁。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必須不斷前進,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思想解放、理論創新,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

江澤民:《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2000年6月20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68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适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二十多年我國改革和發展的曆程,就是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全黨同志總結以往的曆史經驗教訓,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探索創新,從而不斷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曆程。如果沒有全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好局面。

江澤民:《在新世紀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2000年10月1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30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使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不斷适應國情和時代、形勢和任務的要求而向前發展,始終興旺發達。任何安于現狀、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思想,都不利于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應一以貫之。不解放思想,教條主義盛行,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離開實事求是,脫離實際,脫離億萬群衆的創造性實踐,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江澤民:《在新世紀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2000年10月1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30-131頁。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如果不顧曆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曆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的某些個别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始終反對以教條主義的态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道理所在。我們黨在曆史上的一些時期曾經犯過錯誤,甚至遇到嚴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的實際。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戰勝挫折,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複和堅持貫徹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82-283頁。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充分說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應不斷前進,應勇于和善于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在黨的基本理論指導下,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84頁。

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都無從談起。

江澤民:《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2001年8月2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325頁。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使全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态,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能否始終做到這一點,決定着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37頁。

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我們一定要适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要發揚革命傳統,又要創造新鮮經驗。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38頁。

胡錦濤論解放思想

在理論研讨中,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切實貫徹執行“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活躍學術空氣,引導大家探索新問題,發表新見解,努力造成民主的、生動活潑的學術讨論環境。學術讨論要提倡敞開思想,暢所欲言,鼓勵不同的觀點間的相互切磋,不能聽不得不同意見。研讨的目的,在于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求得正确的認識,因而要提倡研讨時心平氣和,相互取長補短,做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胡錦濤在中央黨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成立會上強調 黨校要成為理論研究重要基地》,《人民日報》1994年5月27日第4版。

我們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上的每一個進步,都帶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發展。現在,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正在全面展開和不斷深入,面對迅速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努力使自己的認識和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同發展變化了的客觀情況相适應,決不能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我們進行理論研究,同樣要立足于新的實踐,才能有新發現、新創造、新進步,逐步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胡錦濤在黨校系統理論研讨會上強調 重視研究新時期黨的建設問題》,《人民日報》1994年9月9日第1版。

學習理論要緊密聯系思想實際,要運用理論武器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牢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更加自覺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更加自覺地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更加自覺地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更加自覺地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不斷增強黨性鍛煉,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胡錦濤在中央黨校春季開學典禮上講話強調 聯系實際學習理論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人民日報》1998年3月3日第4版。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須以科學的态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150年來,馬克思主義經曆了各種風風雨雨的考驗,始終有着強大的生命力。我們黨一直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喪失根本。同時,馬克思主義又是随着時代的發展、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接受檢驗,不斷豐富内容,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地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相結合的。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須尊重實踐,尊重億萬人民群衆的實踐,不斷用實踐來檢驗理論、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和基本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實踐的科學,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實踐的運動。實踐是一個永無止息的發展過程,我們的認識也要随着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面向新的世紀,我們要始終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在實踐中繼續開拓前進。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須不斷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堅持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須有世界眼光,重視對當代世界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研究,善于把握曆史發展的潮流,走在時代前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求我們以廣闊的眼界去觀察和把握世界的主題和發展趨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展自己。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鄧小平同志說,“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我們要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通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造成一種求真務實、開拓進取,鼓勵說真話,鼓勵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好風氣,進一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把廣大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發揮出來,形成推動我們事業發展的巨大力量。

胡錦濤:《在紀念真理标準讨論二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998年5月8日)》,《人民日報》1998年5月11日第1版。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是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科學精神的精髓是求實創新”。馬克思主義和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史說明,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無不是突破創新的結果。而這種突破創新,應是大膽探索與實事求是的統一。隻有緊密結合新的時代特征,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隻有在實踐的基礎上努力開創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境界,才能推動這一事業不斷走向繁榮。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打破思想禁锢,防止教條主義,提倡大膽探索,鼓勵銳意創新。探索與創新是同繼承與借鑒不可分割的。我們要密切聯系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提出的重大問題,吸收借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堅持貫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反對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要尊重和支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研究中進行的艱苦的創造性勞動。

胡錦濤:《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頒獎大會上的講話(1999年9月23日)》,《人民日報》1999年9月25日第1版。

馬克思主義是随着時代的前進、科學的發展和實踐的深化而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的。隻有堅持才談得上發展,隻有發展才是真正的堅持。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從而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開拓新的境界。實踐一再證明,創新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戰鬥力的奧秘所在。

《胡錦濤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研究班上強調 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人民日報》2000年11月14日第1版。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面對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共産黨員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堅持解放思想,勇于開拓創新。要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把積極進取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把工作熱情和科學态度結合起來,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去分析和解決面臨的問題,使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随着實踐的深化不斷得到提高。

《胡錦濤在優秀共産黨員代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 共産黨員要堅定自覺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人民日報》2001年7月3日第1版。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背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科學精神,必然導緻思想混亂,迷失方向,那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但馬克思主義不是靜止的封閉的教條,而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是随着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因此,絕不能采取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态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如果不顧曆史條件和現實情況,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曆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提出的某些個别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勝利前進,就打不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局面,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偉大成就。

《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秋季開學典禮上強調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把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人民日報》2001年9月4日第1版。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社會實踐沒有止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沒有止境,理論創新、理論發展也沒有止境。當今世界和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無論從國際還是從國内看,我們都面臨着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準确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始終堅持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态度大膽進行探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如果因循守舊,停滞不前,我們就會落伍,我們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

《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秋季開學典禮上強調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把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人民日報》2001年9月4日第1版。

我國的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緊緊抓住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大力推進改革開放,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堅定不移地朝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标前進。

《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胡錦濤主席的講話》,《人民日報》2003年3月19日第1版。

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做到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胡錦濤:《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讨會上的講話(2003年7月1日)》,《人民日報》2003年7月2日第1版。

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繼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也都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探索适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确定黨帶領人民推進事業發展的正确的路線方針和戰略策略,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03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2003年12月27日第1版。

隻有善于科學總結經驗、注重認真學習經驗,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好、發展好。社會主義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也是在總結經驗中不斷前進的。善于總結和學習經驗,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要途徑。要把總結經驗與學習理論結合起來,通過總結經驗,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的不斷深入;要把總結曆史經驗與總結新鮮經驗結合起來,更好地在繼承的基礎上開拓創新;要把總結經驗與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運用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解放思想、求真務實、銳意創新,尊重群衆的首創精神,不斷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以利把我們的各項事業辦得更好。

《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學習和運用建設社會主義的成功經驗 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日報》2004年12月3日第1版。

我們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不斷鞏固黨和人民共同奮鬥的思想基礎。

胡錦濤:《在陳雲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05年6月13日)》,《人民日報》2005年6月14日第1版。

我們要堅持不懈地開展黨的先進性建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和評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堅強領導核心。

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5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05年9月4日第2版。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準确把握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認真研究和回答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擴展理論視野,不斷作出理論概括。這既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

《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科學理論指導》,《人民日報》2005年11月27日第1版。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适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這個活的靈魂,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部理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變化積極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習《江澤民文選》,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個活的靈魂,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思想路線,努力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胡錦濤:《在學習< 江澤民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6年8月16日第1版。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内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标,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鬥。做到這四個堅定不移,對保持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大局至關重要。

胡錦濤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7年6月26日第1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奮鬥目标,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胡錦濤同志2007年10月15日在黨的十七大作的報告,《人民日報》2007年10月25 日第1版。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曆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胡錦濤同志2008年1月1日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人民日報》2008年1月2日第1版。

我們已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黨正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深感肩負的使命神聖而光榮。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把老一輩革命家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變成現實,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奮鬥!

胡錦濤同志2008年2月29日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8年3月1日第1版。

我們要始終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深入實際、深入群衆,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胡錦濤同志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人民日報》2008年3月1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