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對黨政“一把手”的監督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08-12-01 浏覽量:次
如何加強對黨政“一把手”的監督
加強對黨政“一把手”的監督,是黨内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重要措施。如何解決對黨政“一把手”監督難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着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選準用好幹部,形成監督的超前性。“一把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們在選拔“一把手”時,必須十分慎重。要堅持正确的用人導向,把選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艱苦環境和崗位上做出政績的幹部。要切實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衆公認的原則選人用人,大力選拔那些埋頭做事、清正廉潔的優秀幹部。要形成科學的用人機制。要進一步健全幹部考核體系和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地看待幹部,科學準确地識别幹部,保證那些紮紮實實為群衆幹實事、真心實意為群衆謀利益的優秀幹部能夠進入組織選拔的視野。要改進民主推薦工作,搞好民意調查工作,積極擴大群衆參與,認真貫徹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提出的換屆選舉“十個嚴禁”和《關于深入整治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見》的要求,使那些一心幹事、實績突出的老實人能夠推薦得上來。在選拔“一把手”時,組織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密切配合,确實把好政治素質和個人品質關,為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确立一個較高的起點,做到超前防範。
加強思想教育,形成監督的自覺性。一是要加強權力觀教育。使廣大黨員領導幹部牢記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受人民的委托來行使公共權力,增強實心實意為人民謀福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二是要進行監督教育。要使掌權者明白,對權力進行監督制約既是新形勢下促進領導幹部正确行使權力的必要條件,又是一種防範,更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和愛護。三是要搞好正反典型教育。在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優秀領導幹部先進事迹的基礎上,還要大力宣揚本地公正用權的典型,并且委以重任,給廣大領導幹部以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正确導向。同時,抓好反面典型教育。如讓領導幹部到監獄接受教育、聽服刑人員忏悔等。通過對典型案例采取深刻剖析、以案說紀和公開曝光等方式,充分發揮反面典型的震懾和警示教育作用。
建立分權機制,形成監督的主動性。在現階段,反腐倡廉的工作成效令人不是很滿意,這并非是腐敗這個毒瘤不可清除,而是我們目前的措施未能擊中腐敗者的要害部位。因為腐敗的根基在于權力的濫用。沒有權力的人即使想腐敗也無能為力,而擁有權力的人想要腐敗則易如反撐。所以懲治腐敗的要害在于有無權力。必須從權力的獲得處着手,建立分權機制。因此,建立分權機制對于腐敗者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要實行黨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務和人事工作制度。黨政主要負責人隻對财務開支和人事工作進行審核和監督,不得在人事管理工作會議特别是幹部任免會議上首先表态作導向發言。實施“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的使用等)集體決策制度。通過健全制度規範和約束“一把手”行為,保證執紀執法部門有的放矢地進行監督。隻有把監督的着力點從“盯人”轉移到“盯權”上來,才能有效杜絕權力濫用的現象,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
完善監督制度,形成監督的可行性。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建立有關加強對“一把手”監督的若幹規定,對監督内容、責任、程序及處理辦法做出具體規定。要建立“一把手”事務公開制度,黨政各級“一把手”的哪些工作必須向社會公開、什麼時間公開,都要制定嚴格規範的制度。要建立起嚴格的黨風廉政責任制,要在責任追究上下功夫、動真格。隻有這樣,才能向社會提供監督依據,才能切實監督“一把手”。
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的廣泛性。從監督内容看,着重抓好對“一把手”重點時間段(得到提拔重用時、換屆選舉時、工作取得成績上級表揚時和個人及家庭遇到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生病住院、出國考察時)和重點環節(工程招标、項目審批、貸款、減免稅收和其他收費環節)進行監督。從監督渠道看,主要應強化上級組織、班子成員、人民群衆、社會輿論等四個方面的監督。上級組織要增強監督意識,通過加強檢查、考察、誡勉談話等方式,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有效行使監督權力。同時,上級組織要支持班子成員行使監督權力,在班子内部培養一種積極健康的權力制衡機制。要重視群衆監督,鼓勵群衆積極參與反腐倡廉工作。堅持領導幹部接待群衆日制度,高度重視人民信訪和群衆舉報。要重視輿論監督,為懲惡揚善優化環境。要由重工作圈監督向工作圈、生活圈、社會圈監督并重轉變。
狠抓監督落實,形成監督的有效性。要解決好制度落實不夠的問題,使已經建立的制度真正發揮作用,在制度建設中要突出責任追究的内容,明确制度不落實時監督管理者和被監督管理者應承擔的責任,解決好對制度落實的督察問題。必要時上級應派人蹲點督促抓好落實。這樣就可解決制度的執行主觀性、随意性大的問題,使得“一把手”的權力監督得到有效監督。
|